第335章 喜联-《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是自己太过贪心,还是这些人容易满足,还是真正的幸福只是一种希望中的希望,还是他们都已经麻木,以至于一diǎn儿甜味就让他们觉得来到了天堂。
在他的定义里生活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的.....
“杨铭,你这是为何?”这时候,刘仪也觉察到了杨铭脸上那苦涩的笑容,于是赶忙问道。
“没什么!”杨铭转过头,道:“只是觉得这些人的想法实在是太简单了,不过是几斤肉就让他们乐此不疲,你说要是我让他们顿顿吃肉你觉得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顿顿吃肉?哈哈哈!”刘仪笑了起来,整个腰板直到笑的直不起来,才摸着笑出来的眼泪看向杨铭,正色道:“你觉得真有那样的日子?”
“顿顿吃肉?两位是想吃肉想疯了吧?要是顿顿吃那还不金山银山都吃穷啊?”又以为割了肉准备回家的老汉走过,听到两人的谈话禁不住出言讽刺。
天天吃肉在他看来绝对是无比败家的行为,而眼前这一老一少,在他的眼里就是这种败家子,虽然看起来这两人衣服还不错,可是有人这么败家的吗?
所以他觉得作为一个吃够了苦的人是很有资格教训下两人的,别吃了几顿饱饭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难道你也觉得顿顿吃肉不现实?”杨铭笑着看了看眼前的老人,都六十来岁了,特别是在广东这个地方,能活到五十岁就可以称之为长寿,大多数人一般来说能活到壮年就已经不错了,更多的人刚刚成年出海葬身海里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这位六十来岁的老人绝对是一个长寿之人。
“小娃子,听你的口音应该不是广东人吧?”老汉见杨铭朝他施礼,觉得这个后辈还知道礼仪,对他也够尊重,所以声音略微的改变了几分,没有了刚才的教训之意,年轻人而已,等吃多了苦便会知道这物力维艰,就知道这饭食来之不易。
“老丈好眼力,小子乃是蜀中人,这不刚来广东不久!”杨铭赔笑道。
“恩!”老汉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这才道:“蜀中,天府之国啊!既然你生在蜀中自然是不愁吃喝,咱们虽然面临大海却没有你们那样的福分啊!”
蜀中被称之为天府之国,自然有着他的道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闻名,它所给蜀中百姓带来的利益已经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
背有秦岭遮挡风沙,又因为盆地的缘故气候宜人,加上水利畅通,所以蜀中可谓是最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之一,这便是天府之国的由来。
显然,这位老汉活的够久,所以知道的东西自然比年轻一辈知道的多一些,对于蜀中顿顿白米饭的日子他老眼中已经露出了几分向往之色。
不过他却是不知道,即便是蜀中也不可能顿顿白米饭,正所谓最富有的地方也有乞丐一样,事实上蜀中的平民也不过刚刚温饱而已,但是即便是如此,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从来不敢奢求的好日子。
“这还是先贤的余荫造拂,否则我等后辈哪里来如此福用?”杨铭谦虚了一把,他还真的对李冰父子的功绩有着无比的真诚,这两人的功绩让整个蜀中能吃饱饭就这一条就足以媲美任何圣贤。
“原来还是个读书人,怪不得呢!”听到杨铭的话里行间带着一股浓浓的书生味道,老脸已经露出了几分笑容。
读书人,对于任何一个百姓来说都是可与不可及的人物,在他们的心里读书人的存在自从杨铭杨大人来了之后便已经被神话了。
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广东,他不会去怀念远在蜀中的李冰,反而正在广东的杨铭才是他们的希望,甚至他觉得杨铭就是广东的李冰,因为杨铭给他们带来了希望,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丰收之年。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那个在他心底一直以为是五六十岁的杨铭居然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而且.....而且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
“呵呵!读过几天书而已!”杨铭难得谦虚了一把,他看的出来,老头对读书人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感觉装是装不出来的,当下道:“来广东半diǎn儿事情,不知老丈这是要回家?割这肉想必是准备的年货吧?”
说到肉,老汗的脸上的笑意更浓。
这是他六十多年来第一次割那么多肉回家。
甚至当初他成亲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肉充门面,而这足足八斤的肥膘子肉只不过是今年家里过年之用罢了!他甚至早已经想好了这块肉如何处理,用盐巴腌制一半,剩下的每天用一些,家里老大和老二这段时间还真的辛苦,天天在盐田里扫盐虽算不上什么体力活,但是弯腰弓背的也着实劳累.....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像打鱼,早出晚归还要担惊受怕,而扫扫地就能每个月朝家里领回足足一贯钱,这种好事情以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看着眼前的两人,老汉似乎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既然两位是读书人,老汉有个不情之请啊!”老汉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刚才才教训了人家,虽然是无心之失,可是现在想要人家帮忙他却是有些说不出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