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天上掉银子一样-《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而杨铭这种盐田的新式制造方法显然就是非常先进的,只需要有人将海水引入盐田之中,然后任凭他风水日晒便可以得到海盐,这样的方法不仅不需要熬制法那样需要大量的柴火,就连人也只需要少量的扫盐工人,两者一比较这种办法的优势无疑便非常明显的显现了出来。

    听杨铭一说,其他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士绅眼神都活跃起来。

    正如杨铭所说的那样,不能一条盐田修通,他们还不能分成段修建吗?

    不仅能一边修,还能一边开始用盐田产盐,他们在得到利益的同时这偌大的功劳也落到了他们的头上,这无疑让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说不出的兴奋。

    “杨大人所言甚是!只要咱们分开制造者盐田,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咱们甚至可以将惠州府内其他兄弟县的青壮都聚集起来一起修建!”惠东县县令无疑是最急切的一个了,身为杨铭钦点的制盐县,他的功劳无疑是除了杨铭和刘仪之外最大的人,所以他将来得到的回报自然最多,理所当然的就开始谋划起来。

    “不错!”这一位是大亚湾的县令,只见他也蠢蠢欲试,道:“依下官看,刘大人不妨多建造几座水泥窑!下官曾经在邸报上有闻,这水泥制造方法并不难,只是对于烧制的工艺有所要求,既然这水泥乃是由杨大人所发明,这方法自然是相当的成熟,多建造一些正好以备修建盐田所需!

    而且除了咱们惠州府修建盐田所用之外,咱们还可以卖给其他地方修建城池之用,下官不才,广东都指挥使陈升,正是下官的堂舅!”

    说到这儿,他不禁有些自得起来。

    广东都指挥使其实就是整个广东武官的头子,在大明的军制下,都指挥使直接节制一省兵马,乃是堂堂从三品大员,即便是武官地位不如文官,但是能坐到这个位置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

    而且能被放到广东、福建这样的地方担任都指挥使的人这朝中的关系也并不简单,杨铭没有想到自己手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关系户。

    不过......略一思索,他也就明白了!

    想必这位张大人便是来捞功劳的了!

    只要在杨铭的手下勤勤恳恳的干上几年,几乎就不用说,一大笔资历和功劳想不要都不行。

    正因为看到了这场机遇,所以哪位陈大人这才将自己的外甥给放在了这个关键位置上。

    只是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杨铭的重点并不是放在了内陆地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这沿海区域,而且还是制造海盐。

    当然,内阁那边封锁消息是一个原因,否则很有可能这个惠东县令就是这位张大人了。

    不过杨铭却并没有因为他是关系户而疏远,也没有因为他是关系户而多加照顾。

    只要踏踏实实的办实事,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达到他心里的目标,分一些功劳出去也无所谓。当然,话说回来,如果是仗着自己上面有人,杨铭也不介意拿他开刀。

    这一次他来广东虽然不像上次那边直接由嘉靖节制,但是杨铭却有着与其他知府不一样的特权,那就是直接向内阁或者嘉靖上折子。

    这一点几乎就是公众的秘密,而且就以朝廷对他的重视,一般的人还真的不能拿他怎么样。

    除了在其他方面动动手脚恶心下人之外可以说杨铭俨然就是一个铁知府,没人动的了。

    “嗯,也不是不行!”刘仪显然也动了心,如果水泥能够大量烧制,一方面不仅能满足盐田的需要,如果还能因此带来额外的收入那也算是造福一方了!毕竟广东这地方穷的不是一点半点,有了这一大笔收入至少那些内陆地区的百姓应该有顿饱饭吃!

    既然刘仪已经开了口,杨铭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