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杨铭的本事两人都是非常清楚的。工部官员先还有些纳闷,听到礼官的话后才两眼一亮赶忙拱手道:“难道....难道探花郎有别的办法?” 杨铭自然是想到了办法,建筑这个东西什么事关键?钢筋、水泥!这才是关键! 一般而言,水泥的的制作非常简单,它有着速干、坚固等特点在后世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建筑材料,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后世也被称之为混凝土世界。然而在大明朝混凝土显然并没有,他们一般都是采用糯米汤、黄土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而成,无论是城墙还是宫殿其实都是用的这种材料,它被称之为夯土!但是由于需要进行熬制糯米、搅拌、以及其他工序所以耗时很多,并且用于建筑凤干时间缓慢所以这才被水泥所取代。 然而杨铭想出缩短时间的办法正是水泥! 常见的水泥简单说就是:水泥生料(石灰石+黄土+铁矿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细粉)经过工业窑炉1350-1450度的煅烧,形成“水泥熟料“”。 然后,再掺加一定比例的石膏、混合材料(矿渣、粉煤灰等)进行研磨。 最后,得到的细粉就是最常规的水泥了! 虽然只是最常规的水泥,但是比起夯土却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这样的神器在手缩短几天工期那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在蜀中便有石灰石,至于其他的材料也有不少,在工部的工匠当中也有烧制砖窑的人,这天时地利人和还怕烧不出水泥? ps:第四更送上!继续码字!今天星期天多写一点儿让大家看个够!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