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外放知县(求订阅)-《大明的脊梁》


    第(3/3)页

    然后这种沉寂也只是短暂的,沉寂了约莫十多秒的时间后黄锦继续宣布二甲、三甲的授官名字。

    杨铭也注意到了这些名单,被点庶吉士的人一共乃是二十八人,一甲的状元的榜眼都在名录之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一共八十三人有二十一人被点庶吉士,而三甲赐同进士出生的二百三十八人中居然还有五个幸运儿被点庶吉士,这些人无疑也是前途光明之辈,只要按部就班、稳打稳扎,不出意外数年之后便能下放或者进入部堂。

    直到一甲、二甲、三甲,整整三百多名新科进士全部都授予了官职或者实习官职之后整个授官大典这才算结束。

    正当所有新科进士都热血激动的时候杨延和看向了杨铭,其实不只是杨延和,包括蒋冕、毛纪、其他三省六部的一些官员都满含深意的看着他。

    这便是让杨铭选择下放的地方了。

    杨延和早就已经通知了杨铭,但凡是大明国土,任其挑选一县之地作为他实验之县,为期三年!

    当时杨铭的回答是哪里最穷他便去哪里!

    可是这句话没有人当真,都认为读书人嘛,自然有些心高气傲,毕竟杨铭还年轻也非常有才华,无论是出于爱才之心还是出于对社稷的考量都还是一致决定在这个时候让杨铭选择比较妥当,毕竟事关前途相信杨铭只要不傻他自然会择其轻重。

    杨铭面带微笑,走向龙椅上的嘉靖,直到距离三丈之处才慢慢定身,只见他先是大胆的看了嘉靖一眼然后才复而转过身面对所有人坦然道:“杨铭出生于微末,幸得恩师看中收入门墙,在蜀中不过是立了些许微末之功更是深受陛下恩赐以举人出身,并且朝中诸公的爱惜之心更是无以言表!今授官大典,陛下授微臣正七品县令之职臣万感惶恐,之求报君之恩,报国之恩!报诸公之爱惜之心!然我大明朝疆域之广,有富贫之距,富者如两淮如扬州之地,而贫者有安南、云贵之处,衣衫尚不避体这犹之!我辈读书人,读先圣之绝学,当开万世之太平!臣求陛下旨,臣愿去大明最贫之县为官,三载不能使之康富永不还朝!”

    杨铭一句话说的那是慷慨激昂,即使先前对他还有成见的一些人此刻都难免对他有些佩服,能够说出三载不能使之康富永不还朝还朝这句话即便是谁也不可能不钦佩万分!

    嘉靖也是满脸自豪之色,对于杨铭的回答他早有预料,杨铭与其他人不同,在他看来杨铭最大的本事那便是理财之能,如果他主政一县那这一县便是他最大,可以说整个县城无论是政务还是其他都是他说了算!政令通达,有手段,只要下面的人能用不至于拖后腿那做出一点儿成绩根本就不用想也知道结果!

    就比如说一般的百姓,家里能有口饭吃,一年四季能置办一身衣服,逢年过节能吃上一顿肉那便是公认的小康之家!

    可是这样的生活水平,哪怕是一个五口之家一年之所需也不过仅仅只需要不到三贯钱,折合成银子拿便是三两,可是以杨铭的手段莫说是三两哪怕三十两应该都不是难事。

    毕竟在蜀中的煤炭集团就很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运送煤炭、煤球、煤炉需要人手,除此之外还需要人制造炉心、炉盖、还有炉身,当这些东西都做好之后还需要组装以及销售,这一个个环节说白了就是一个个人来运作,如果杨铭能再拿出一个如同煤炭集团这样的法子,别说是一个小小的县,哪怕是一个府都会从中受益,到时候需要的人手海里去了,无论是老人还是壮年,哪怕是看家的婆子也能做点了力所能及的活儿换取点柴米钱。

    “好!朕没看错你!”嘉靖激动的脸色通红,杨铭是他的人从当初恩赐杨铭举人出身的时候便是,如今杨铭要举善政去地方实验他自然双手赞成大声道:“杨铭,你要去哪里朕不管,只要你真能走出一条对大明有利的路子来三年之后朕当以开中门迎之!”

    然后才对一旁的黄锦道:“黄锦拿出来!念!”

    ps:第二更送上,四千字大章!今天木有偷懒,月票有木有?推荐有木有?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