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汤盎行做的猪肉罐头,徐宝尝出来调料了。∈♀, 大料、桂皮、一点糖,还有酱油。 理论上来说,这四样可以做不错的红烧猪肉了,但是,汤盎行做出来的肉,有一种腥味儿。 徐宝知道原因,一个是没炒,直接放水里煮,另一个是没焯水,第三个是炖的时间短。 对此徐宝一点不觉得奇怪,冯媛以前来的时候查过资料。 说苏轼的东坡肉,其实并不像后来那样好吃,只不过不那么腻而已,相对的。 苏轼现在还没做东坡肉呢,所以很多人不清楚怎么做红烧肉是很正常的。 而这,就是他谈判的筹码。 又挺了一天,苗三管带着徐宝刻意做的几个竹筒红烧瘦肉离开,他的任务是把东西给行里的人尝尝,对比下。 徐宝一转身,又开始安排蔑匠干活。 先是让每个蔑匠做出一件东西,一个时辰之内做出来,要各自拿手的,可以有准备时间,同样是一个时辰。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蔑匠们使出了看家本领,各种技法展现出来。 有编的,有刻的,有削的,还有镂的,有人甚至用上了火,架火烤竹子,然后给扭成形状。 徐宝看着,心神都跟着颤抖,好手艺,一个个有这种手艺,拿到另一边去,要震撼多少人? 但在大宋,他们的地位却非常低,可惜喽! 不说别的,就是把竹子用蔑刀削成一条条的。长短相同,粗细一样。就需要练好长时间。 可是所有的人全是那么利索。 或许这可以用一句‘唯手熟尔’来解释,但在徐宝看来。就是这个熟练值钱,像他那边南边的城市招工,找做衣服的,一个熟练工的价值是新手的十倍以上。 像车工、铣工、钳工,拼得就是熟练,用岁月去凝练,用时光去铸就。 徐宝眼中,四百多个蔑匠,一个个全是宝贝。 ‘啪’的一声轻响。惊醒了徐宝,他扭头看向声音传来的位置,只见一个蔑匠手上的蔑刀断了。 那蔑刀其实就是个铁片,前面带了个向内的勾,就是弧度。 估计是用的时间久了,久到一使劲不是弯,而是折了的程度。 这个篾匠一愣,手哆嗦起来,看着自己面前的竹子发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