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在莫洛与王屏藩在保宁城下僵持之际,莫洛接到了王辅臣请求速往汉中救援的信报。莫洛犯难了:去吧,路途遥远,好不容易来到保宁,又要折腾;不去吧,万一汉中再丢了,西安也回不去了。正在莫洛左右为难之时,又传来了七盘关与朝天关被周军吴之茂部占领的消息。这下再打保宁已经没有意义了,与张勇联系的交通已经被完全堵死。 莫洛思前想后,不禁叹道:“王辅臣本是吴三桂养子,现在却能如此留心王事,忠于朝廷,真实属难得!看来汉中不得不去啊!”左右听了,提醒道:“小心有诈,军中现在风传,王辅臣已经降周,不可不防啊。” 莫洛听后,心里盘算着:就算王辅臣叛变了,那汉中也得去。保宁和略阳都打不下来,朝天关与七盘关又丢了,大军粮草正断,唯有冲到汉中,哪怕来个中心开花,打上一仗,也不在这里活活饿死强。再说了,自己手里还有八万精锐,怕他作甚! 想到这里,莫洛传下两道军令: 一、飞报贝勒察尼、贝子董额,叫他们放弃攻打略阳,掉头回师汉中; 二、派探马去探查王辅臣军中打什么旗帜,是否有异常。 莫洛自领着大军,撤除包围,缓缓拔营而去。 贝子董额部本来准备攻找略阳,现在又接到了莫洛新的指示。贝子董额即命贝勒察尼先领一队人马往莫洛处会合,自己折往汉中。贝勒察尼认为莫洛那边有八万大军,去那里更安全,所以欣然领命而去。贝子董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咯咯直笑:傻小子,去送死吧你!爷自回西安! 王辅臣接到莫洛正赶往汉中而的情报后,兴奋地两眼放光:“鱼儿上钩了!”随即来到兵营之中,对士兵们说:“弟兄们,莫洛不给你们发饷,逼着你们打仗,现在还命本帅军法处置你们,我马鹞子就是死,也不会执行他这样的命令!只是大家弃暗投明,加入周军,须要立功才行。现在天赐良机,莫洛已经上当,奔汉中而来。本帅决定在宁羌打他一个伏击,你们可愿意前往?” “我等受王将军大恩,愿肝脑涂地,誓死相随!”众兵士齐声道。 王辅臣见士气高昂,人人争先,心中越发得意。他安排李之伦率一万人马在宁羌山谷左山埋伏,王光邦率一万人马在右山埋伏,自己领三万人马作为中军,佯装接应莫洛。 王辅臣还特别嘱咐:三军行动时,仍打清军旗号。待埋伏杀出时,再行更换。 莫洛自保宁撤围后,先接得贝勒察尼五千兵马来援,两军合在一处,缓缓而行。这时探马来报:王辅臣军中仍树大清旗帜,并无异样。莫洛听报,大喜过望,对将士们说:“弟兄们,王辅臣仍是我大清的忠臣!现在谣言已经不攻自破了!本帅知道大家都饿着肚子,汉中有的是粮食,大伙再加把劲儿,冲到汉中,吃他个痛快!” 众兵士听得要有饭吃了,无不欢呼雀跃: “万岁!杀回汉中!” 由此,莫洛是快马加鞭,士兵也是一路小跑,于次日抵达宁羌。 宁羌山谷两山夹一沟,山高谷深,沟中道路狭窄崎岖,暗无天日。莫洛大军抵达这里时,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没有驱走山中的雾气,反而显得分外幽森恐怖。这里看样子,前些天也一直在下雨,道路不仅崎岖而且泥泞,士兵的鞋子踩到泥水中,里面全灌满了泥浆,叫若不迭。 莫洛是行过军打过仗的,他见山谷幽森,两侧乱木丛生,林中的鸟兽发出淒厉的叫声;雾气缭绕,完全看不清山上的形势,不禁心生疑虑,放慢了脚步。 这时忽听探马来报:“前方二里处,有王辅臣部迎接大军。” “打什么旗帜?”莫洛问。 “大清龙旗。” “好!再探!” 莫洛所报,心中大喜,于是命令道:“全军通过,加速前进!” “全军通过,加速前进!”号令一层一层地向后传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