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对遗骸考察队的遗骸考察-《柯南之机械师》


    第(2/3)页

    “组织是组织,这个是这个……”说到这里的时候,灰原哀突然又改口了,而且情绪更加躁动不安,组织语言的时候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不对……啊啊啊!总之,你一定要让我这次亲眼见到亨利伊藤的遗体!”

    “好的好的……”千羽还是没有明白灰原哀为什么会亢奋到这个程度,因此他决定至少要先了解一下这个亨利伊藤探险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亨利伊藤吗?”阿笠博士接过电话,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个名字我有点印象好像是一名医药业赞助者,对各种人类学有关的探索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最终,他也是因为考古行动而丧命。不过话说回来,你问我这个干什么?”

    “啊……没什么大事,就是感觉灰原对这个好像感到很兴奋,但我又不知道为什么……”千羽随便这样搪塞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当然,虽然没有什么手段对于亨利伊藤了解太多,而对藤村新一这个人的唯一标签便是简单粗暴的到任何地方都能找到振奋人心的古文物的神之手,但对于另一个名词,也就是【富兰克林探险队】,他却知道相较于一般人而言尤其多的内容。

    毕竟,帝国理工学院肯定没有堕落到连本国死在探索中的著名烈士也排除在图书馆的馆藏典籍记录之外,对吧?

    ————

    当我们把历史回拨到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美洲轮廓被完全探索之前。众所周知,对于欧洲的殖民者而言,美洲几近于一道横亘在海洋上的巨型障壁——尽管环球航行已经将南美洲南部的探索完成,实现了最基本的通路寻找。但在18-19世纪,北美洲东北的加拿大殖民地如果想要前往富饶的亚洲,则必须先要从北美洲最北侧向南航行到南美洲最南侧,最后才能前往亚洲。在这样靡费大量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的现状下,大英帝国开始思考北美洲的最北端是否也如同南美洲的最南端一样,事实上存在一条通路,可以方便他们直接从北侧绕过北美洲大陆,直接抵达亚洲北部,进而南下。

    在历史上,这条航道被称为西北航道——和沿俄罗斯北部的北冰洋航行的东北航线对应,于1906年被阿蒙森(也是南极点首杀获得者)远征队与5名船员一同乘坐一艘13匹马力的渔船沿着此前并不受欢迎的公认更狭窄的威廉王岛东线航线南下,最终实现了突破。

    为了探索西北航道,一系列远征行动在加拿大北部反复展开,不断缩小地图上的迷雾范围。直到1845年,空白区域已经只剩下不到7万平方英里,而东西距离也只剩下大约1040英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英帝国海军部秘书巴罗爵士(John Barrow,1764-1848,在1793年曾经作为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成员来到中国。)在序列靠前的多个候选人都或拒绝,或被拒绝参与此次行动之后,最终选择了作为第六候选人的约翰富兰克林作为行动指挥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