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说李婉茹和她的公司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她的观念跟现代年轻人的观念不太一样,李婉茹觉得身为艺人要有艺德,德艺双馨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在看好新人签约后,会用大价钱进行包装培训,如果有条件的,她还会自掏腰包,负责这位新人去一些电影学院或者音乐学院进行旁听。 这家小小的经纪公司也的确出过一俩位当时比较火的艺人,但都因为李婉茹对艺人的苛刻,从而导致转头其他的公司。 李婉茹的苛刻不在于金钱和待遇上,而是在对自身品质或者自身素养方面,让现在这些小年轻花个几年的时间去打磨演技,去培养音乐素养,这简直就是难于登天。 年轻的艺人只希望能够一夜爆红,之后就是四处去赶的通告赚钱,名气不足了就去电视节目上露个脸,或者去一些电视剧电影中打个酱油,在找一些水军炒作一下。什么有颜值有演技有才华,拍了这部电影什么火到爆炸啊之类的炒作。 汪在年为什么选择李婉茹,主要一点就是对李婉茹苛刻的艺人标准非常的欣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已经很少有这种甘愿赔钱去培养一位艺人的。 要知道包装是很花钱的,不光光是从签约费或者服装费化妆费等等,还要去请一些电影学院的老师亲自过来教导,或者花大价钱去一些知名的院校去旁听。 虽然李婉茹早些年赚了一些钱,然后又转让了几名不愿意继续待下去的艺人,也获得了不少的资金,但大部分都投入到这家小小的经纪公司里去了。 “你好,你是汪在年先生吧。” 此时正在汪在年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到有人从耳边细细的透着一股江南软语的声音传来。 “啊,我是,你是李婉茹女士?” 汪在年仓促的站起身子,看了一眼面前的女士,穿着一身黑色女士大衣,拎着一个黑色挎肩包,不得不说无论是从长相,还是服装上都显得很优雅漂亮。要不是事先知道面前的女士已经40多岁了,很难看出这位皮肤保养的很好,五官清秀化着淡淡的妆容,是一个快要50岁年纪的女性了。 “对,我是。”李婉茹的声音很甜有点像杨钰莹,但说话的口语又很像江南女子特有的唔哝软语,听着让人很舒服很喜欢。 “请坐请坐,要喝点什么?服务员过来一下。”汪在年面对李婉茹这幅举止优雅的姿态,也有点微微动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依恋母亲,更别说汪在年这种孤儿了。 在汪在年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模糊的感念,或许是像《金婚》里面蒋文丽饰演的那股大大咧咧的母亲,也或许是像《春天后母心》刘雪花的那股柔弱中带着坚韧。 但此刻李婉茹的出现,也让汪在年觉得,自己俩世都没见过的母亲或许就跟她一样,是一个很温柔,说话很轻带着唔哝软语,举止谈吐都很优雅,让人升起好感,又不显得做作的女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