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东北的局势(二)-《民国的春秋》
第(2/3)页
张作霖知道张作相心里不好受,于是说:“作相,这不用再自责了,不怪你,要怪只能怪我们对江苏军估计不足。这次逃回来的大部分是近卫旅的军官,是你手下。”
“作相你看怎么安排?”
张作相惭愧的抬起头说:“还是让他们回来重组近卫旅,他们我个个都透熟,用起来顺手。”
奉天*王永江说:“大帅不可,这七十九人还是留在黑龙江为好,那边军官和奉天一样军官奇缺,奉天这边军官前段时间已经选拔到位,再挪位子给这七十九人会引起现在军官不满。”
他20岁以县试第一考取优贡,步入仕途。至民国7年,升任奉天*。这个文人天生和郭松龄、孙烈臣、张作相、汤大虎这群土匪不和,主要是他看不起草莽。
1916年时,张作霖上了奉天督军兼*,为了体现自己招贤下士,学着诸葛亮三顾茅庐邀请文人王永江当奉天的警务署长。也不知道是王永江想当官还是被张作霖感动了投靠了张作霖。
那时沈阳的社会治安是个烂摊子,警察被人骂作“巡警狗”,绿林出身的军人们横行霸道,打骂警察的事时有发生,王永江一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岂能改变这一现状?
一天,五十三旅旅长“汤大虎”(汤玉麟)的部下宋某在平康里寻衅滋事,被闻讯赶来的警察抓进了警察局。“汤大虎”认为自己救过张作霖的命,便有恃无恐,带领一大群卫兵闯进警务处,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拍,责令王永江放人。王永江发起了文人脾气,不予理睬。
“汤大虎”面子上挂不住,立即回去集合部队,将警务处围得密不透风,一场战斗即将打响。王永江也还以颜色,立即命令警察严阵以待,并在警务处大院里架起小钢炮,随时准备开炮反击。
因事情闹大了,结果孙烈臣、张作相等人纷纷出面,要求张作霖撤换王永江,甚至武装晋见,大闹督军署。
王永江以守为攻,以母亲病重为由请求辞职,返回了家乡。
张作霖很少和文人打交道,一时乱了阵脚,后来他想了又想,只好做一场戏来搪塞。他桌子一拍,手指汤玉麟的鼻子,骂道:“妈拉个巴子!国有国法,军有军规。你小子这么闹,是活得不耐烦了?”汤玉麟气不过,拉上自己的队伍,去了新民县。
事态平息后,张作霖将王永江从金州请了回来。不久,就调他担任财政厅长兼烟酒*局局长。这样做一箭双雕,既可以请王永江解决财政顽疾,又能让汤玉麟等老部下心里舒服一些,和和稀泥。但从此王永江和张作霖的几个得力干将就接下梁子了。
张作相一听王永江这么说,立刻火起来,是人有三分火性,这关系自己最精锐的部下去留问题能不火嘛。
“王*你应该多关心自己的正事,这七十九人是军官不是哪个县的县长。”
王永江心里想这草包难怪打败仗,连一点简单的用人之道也不懂,这七十九人要是回到奉天意味着有七十九人要腾出位子给他们。现在东北四处不稳还能再制造不稳因素?这些土匪就这想着自己的地盘。
“张将军,我虽然是行政官员但今天是大帅招我来议事的,我发表自己看法有什么不当?难道将军就没有想过这七十九人回到奉天要挤掉现在七十九人的位置,给奉天造成不安定的因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