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缺校长吗?-《冲破重围》
第(2/3)页
“那倒不至于,可是没有理由呀,除非--”朱伟峰说话带有为难的语气,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
“除非什么?”胡德贵赶紧问道,他看到了希望。
“除非给他整出点事来,然后找个理由免他!”朱伟峰略加思索后说。
这就是官场,官场的险恶,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这个我来处理,一定让他有事!”胡德贵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对于他来说,太平常、太简单了。
“那好,老领导。只要你给他弄出事来,我就挥泪斩马谡!”这个朱局长这几年在教育局没白混,还学了“挥泪斩马谡”这个典故,可惜的是没用到正地方。
二人说完便挂了电话。
这真是各得其所,相互利用,还得给他们想一个词“狼狈为奸”吧!也许这个词再合适不过了。
张啸龙回到单位寝室久久不能入睡,思绪万千。回想他自投身教育以来,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不为了高官厚禄,只为了问心无愧。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到今天校长这个位置。
他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祥和县工作,本可以留在县城。可是他放不下家乡那片热土,放不下那难以割舍的乡音,所以毅然决然地回到丰和镇中学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当时他是丰和镇中学唯一的一名师范类的大学生,所以,领导非常器重。在加上他努力上进,十年的时间由教研组长到教导主任再到今天的校长。
他深深地懂得,教育要以育人为主,所以提出了“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他告诫在这里每一名教师,教育的基础就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所以,从他当校长到今天成为南溪市示范学校,这是给他最大的褒赏,这是全体师生坚持“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结果。在整个祥和县只有祥和三中和丰和镇中学是 市级示范学校,而农村中学成为市级示范校的,在南溪市也是为数不多的。
这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从校园文化到基础设施,从课程改革到教育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到后勤管理,以及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在祥和县都是首屈一指,无论什么大赛,一等奖都有丰和镇中学师生的影子。
李家湾村是张啸龙的出生地,这些年来李家湾村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他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有劲使不上,但是他知道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村干部的不作为,他们除了会往自己腰包搂钱财外,村民的生活从没有考虑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