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第十七章 海崖顶端的文试-《画下人间》
第(2/3)页
他自然是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此句作为文章的起点,后面那写的是一个慷慨激昂,毕竟是默写嘛。
没一会于昊就写完了,虽然不知道手上亲自写会是如何,单单看用意念写的字,还有几分老道当年教他写书法的模样,于是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于昊心神退出玉简,又和刚才一样鬼鬼祟祟打量着四周,见没有一个人醒来,开口道:“考官能提前交卷嘛。”
话音刚落乔风就是一个转身出现在于昊的旁边,小声道:“臭小子,考试呢!不能小点声,影响到别人怎么办,你写完了把玉简放桌上,去旁边溜达去。”
果不其然,乔风还在教训他口中的臭小子,于昊邻桌一个身穿紫衣宽口袍衫,腰带刻有“陆”字令牌的少年,缓缓睁开眼睛。
厌恶的瞥了于昊一眼,然后继续闭眼静心写他自己的文章去了。
于昊也意识到了不妥,哦了一声就将玉简放到桌上,见黑石所建的断崖塔没有开门,便绕过石塔去到其后面的海崖上,感受微咸海风,眺望大海。
乔风很是好奇,因为和于昊的特殊关系,他一直观察着于昊,发现这家伙一直像个老鼠一般,又想到于昊以前在酒馆做伙计,更没有对于昊文试抱什么期望。
后面又看到于昊这么快交卷,更加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觉得此卷轴内写的是酿酒的工艺。
不仅是乔风,就连这四层石塔里的六人,看到这一幕也都是这个想法,虽然不会觉得里面写的是奇怪的东西,但也认为高明不到哪里去。
就像监考老师看到有人考试的时候东张西望,监考老师潜意识里会认为这人不是好学生。
而于公子还站在海崖边,用劣质折扇轻敲手掌,看着海崖下被海水包围的唯一的礁石发呆,自然是不知道这几位大人物对自己的看法。
他心里还在那里洋洋得意,觉着这文试第一必然落入囊中。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于昊成为大明建国以来首个在灵觉者文试中提前交卷的人,而创造这项记录的人依然在海崖上发呆。
一个温和淡雅的声音从于昊身后响起:“刚才见面匆忙,又要上哪石阶,没和于兄打招呼,请见谅。”
于昊从发呆中回过神来,看向身后一白衣佩剑少年,道:“那怎能怪刘兄。”
刘韵见于昊很是客气,接着道:“没曾想于兄也来参加考核,而且于兄竟然能提前交卷,料想文采肯定了得。”
于昊闻言话语非常谦逊,道:“刘韵兄,我今年才满十五当然要来这里见识一番,至于文采嘛,实在是过奖了。”
可刘韵看着于昊的表情那是一个自信,丝毫没有谦虚的味道,深感好奇道:“不知于兄写的是何类文章,是如鄙人这般写的治国之道,还是如吴兄那般写的用兵之法。”
于昊自信的笑道:“应该属于感物抒怀吧!哈哈哈,见笑了。”
刘韵心中一阵鄙夷,暗骂一句这人怎么嘴上一套,做法又一套。
其实这也怨不得于昊,因为他体会到了一种剽窃的快乐,或许他现在明白了前世有些人剽窃了他人作品,还让别人在上面签字,那种不要脸的快乐吧。
刘韵不想再在此事上多说,岔开话题,注意到于昊刚才一直在看海,便好奇的问道:“于兄,你为何一直盯着这海看。”
于昊闻言道:“刘兄我并非看海,而是看那块礁石,也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此岛不亏是考核地点,很是奇特,一边是平缓的山坡,一边全是海崖,而且这崖壁没有什么明显的突起,就好像....”
说到这于昊顿了一下,刘韵忙问道:“就好像什么?”
于昊接着道:“就好像是有人拿一把利器,将一座完整的山劈开,另一半沉入海底,而海崖下的唯一礁石,像是另一半山最后的倔强。”
刘韵闻言先是扫视了一番海崖线,果然是如一条直线般,然后连忙上前,看向海面。
真如于昊所说,这海崖的下方真的就只有一块满是蛤蜊的礁石与这海崖相呼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