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什么不是《流浪地球》?” “小破球冲啊……” “有一说一,我觉得《英伦对决》还是不错的,大哥能力还是有的,实在不行和李赫和解吧,让他带带大哥。” “可别,我们李赫高攀不起,别来沾边。” “就是,华语电影明星里为数不多还在用心制作好电影的演员了,大哥别来霍霍我家李赫了。” “我不能同意得更多了,保护李赫,就是保护华语电影唯一的良心。” “唯一的就有点过了,还是有不少人制作好电影的。” 有了大哥做对比,李赫的珍贵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在资本左右的电影市场,观众才发现,原来李赫就是是市场上剩下不多的用心制作电影的电影人之一。 电影市场票房连年上涨,烂片却越来越多,这让观众们怎么能忍?为了支持良心电影人,网上都呼吁观众都去电影院观看《流浪地球》。 观看《流浪地球》就是保护国产电影的良心,这是某个QQ电影群提出的口号,虽然有点过度营销的味道,却得到很多观众的认可。 在这样大好的环境下,《流浪地球》第三天正式登顶,取得5.18亿票房,碾压了取得3.34亿的《疯狂的外星人》。 最最关键的是,《流浪地球》可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国产科幻作品,用心程度可以说前所未有。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的诚意,自然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到了这个时候,电影虽然好看,但是支持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已经是普遍的共识。于是各大票仓城市,《流浪地球》简直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IMAX影厅的票价甚至涨到200多一张都没有票。 电影院临时涨票价的行为可以说是常规操作,有的是电影院自己涨价的,有的是发行方涨价的。涨价的行为自然引来一部分观众的不满,针对这样的情况,《流浪地球》的发行方积极和院线沟通,遏制这种恶意涨票价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影片票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电影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看起来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已经十拿九稳,不过过度的营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使得一小部分观众对影片没有好感。 《流浪地球》的确有点过度营销的味道,此前还是规规矩矩的宣传,到后来上纲上线到爱不爱国的程度,到后来甚至出现了如果不看《流浪地球》就是不爱国这样的口号。 这样的口号肯定不是制片方的营销策略,很大可能是观众的自发行为,或者就是竞争对手的反串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反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