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派一开始原本处在中立状态,只冷眼看着,偶尔使绊子隔应八皇子。 不知怎的,在八王妃死后,太子一党的人去魔怔了般,开始偏帮三皇子对付八皇子。 这些年李则宪只着眼于朝中大事上,一门心思想在皇帝面前出挑,不曾关注过民生。 反观三皇子,无论大小事务,只要是皇帝派遣,或是民心所致,他就会去做。 其实大多时体面的差事,康德帝不是交给太子就是八皇子,大多没他出头的机会。 他也不急躁,常年在外办琐碎政务,这反而得民心,在百姓心中很受推崇。 太子去后,赵惊寒就“自然而然”与三皇子站在同一阵营,两府的关系很是不错。 赵家夫妻这些年也颇得民心,在百姓眼里,苏相如医术了得却英年早逝,令人痛心。 在同情心与崇敬心理的作用下,大庆子民都跟着赵惊寒拥护三皇子。 而康德帝身体欠佳,在一场大雪过后病倒,而此时也是三皇子立储呼声最高时。 前朝文武百官,乃至民间百姓的目光,一时之间都落在康德帝身上,等他的决定。 康德帝却没有直接立储君的意思,而是先命三皇子与八皇子两人同时监国。 在两人的关系水火不相容时,“皇帝有意选三皇子继位”的消息不胫而走。 八王府废墟的雪地上,李则宪手中拿着一枝寒梅,在雪中静立良久。 寒风自衣襟往身上钻,冷得人浑身发僵,李则宪下定决心般沉了脸色。 寒梅被扬落在雪地上,就在当日夜里,无数的火把与刀剑叩响皇宫的宫门。 然而这场动.乱,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平息下来,李则宪被擒时,满脸的错愕。 他被人押着跪在雪地中,仰头看向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李则勤。 他从未见过李则勤这副模样,只是愣了愣便笑了:“三哥真是好算计,父皇要立你为储君的消息是你放出来的?就是为了诱本王造反,你好坐收渔翁之利?” 他输了,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他没有求饶,跪在地上等待被审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