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伏击鏖战-《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2/3)页
刺刀的刀柄为暗绿色尼龙制造的圆柱型,表面有网状花纹,握持手感好。刺刀的横挡护手上有枪口环,刀柄尾部开一小卡槽可以装到步枪上。
刺刀的刀鞘也是用尼龙制作,刀鞘下端的镶件上有驻笋和刃口,刃口角度设计合理,硬度极高。
刀身上的长孔套到驻笋上时,刀身和刀鞘刃口处贴合紧密,用它可剪断铁丝网。
刀鞘上装有一块磨刀石,并用织物制作的盖片加以保护。刀鞘末端还有螺丝刀刃口,可作改锥使用。以朱慈煊的眼力,可以看出:
刺刀长约320mm
刀身长约190mm
刀柄长约130mm
刀身宽度38mm
刀身厚度8mm
锯齿段长80mm
刺刀重约0.60公斤
刀鞘重约0.40公斤
整把刀坚固耐用,做工精良,用途广泛,把刺刀插回刀鞘,别到战术背心的装刺刀的口袋里。
开始伸手把他衣兜里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十几枚银光闪闪银元,两枚金光灿灿的金币,一个不锈钢打火机,大半包烟等等,朱慈煊也不细看,毫不客气都装进自己的裤兜里。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搜刮战利品就是爽,一直搜刮一直爽,朱慈煊把他浑身上下搜刮一空。
捡起地上的战术背包直接扔进系统空间,抓起步枪,这是一支九成新,制造精良的7.92mm口径的半自动步枪,比自己现在手中这支,枪管长一些,枪管壁也更厚一些,当然重量也重一些。
朱慈煊也没有细看,斜背在身后。
离开这里,继续搜索敌人。
前方不时有枪声传来,朱慈煊顺着枪声的方向,静悄悄地前进。
不远处,十几个人影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其中有一个人落在后面,与前方的十几个人相距大约二三十米,此时,他趴在一个土坡后,支着步枪,精神贯注地瞄准前方射击。
朱慈煊慢慢接近,端着步枪瞄准他的后心,“砰”枪声响处,那人头一歪,趴在地上就不动了。
在枪声四起的战场上,前面的那十几个人也没有注意到后面的同伴已经被朱慈煊一枪干掉。
朱慈煊举着步枪一步步悄悄走过去,像上一个人一样,步枪斜背在身后,左轮手枪带枪套绑在另一条大腿上。
这个家伙是个穷鬼,衣服破旧不说,也没有穿战术背心,兜里只有可怜的一个备用弹夹,十几发子弹和三枚银元。
弹夹扔进系统空间,三枚银元装进裤兜。
朱慈煊端着步枪起身,对准前方二三十米外,正专心致志与顺风镖局的人对射的这些家伙后背,扣动扳机。
“砰砰砰”以极快的速度射空弹夹里的九发子弹,这点距离对于用于枪械专精的朱慈煊确实有点近了。
随着一颗颗子弹飞出枪膛,前面的敌人登时有七人中弹,只有两个幸运的家伙幸免于难。
听到身后传来枪声,这些家伙大骇,纷纷抱着枪转身“砰砰砰”胡乱开枪。
朱慈煊开完枪后,立即趴下,飞快地退出打空的弹夹,从战术背心上抽出一个新的弹夹换上。
这时,有三颗子弹从朱慈煊头顶飞过,也有几发子弹打在他身前的土堆上。
同时,听见他们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不好,他们绕到我们身后了,快撤。”
“撤,撤,撤……快撤。”
随即,杂乱的脚步声响起。
朱慈煊悄悄地伸头一看,愕然发现,这些家伙,丢下同伴,撒开脚丫子往荒野深处逃窜。
朱慈煊见他们只顾着逃跑,完全不顾及把后背留着自己的对手,瞬间明白,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