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江宁之战(九)-《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3/3)页

    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

    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

    皇宫内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内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寓意“左青龙,右白虎”。

    至此,朱慈煊已大体了解了这座大明的前都城,整座江宁城面积逾230平方千米,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江宁城人口最高时曾达120万,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外郭城又称外城,是江宁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四道城垣,是为加强江宁京城的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

    京城周长超过60千米,总面积约248平方公里,城高8--10米,城宽6--8米,城门18座: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最北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城高大概8—10米左右,城墙上宽6-8米,城下有过水涵洞。

    外郭城门是出入江宁的关口,这十八座城门,平时常年有士兵守卫,相关官员也不时巡视。外郭城门设把总1-2员,盘诘员1-2员,士兵20-80人不等,担任守卫城门、检查出入人员和货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