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84章 大同告急! 顾行之的态度同顾盛如出一辙,但是,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朝堂上吵了几日,顾盛要严惩的态度从来就没有掩饰过,差的,只是去做的那个人。 他紧绷的脸上,总算是缓和了几分,“现在户部吃紧,大同告急,除山阴县外,其他六县均有亏空。你觉得,该怎样来赈灾,才能让百姓脱离水火?” 让皇上雷霆大怒的原因,不仅仅是山阴一个县。而是整个大同府,所有的预备仓都出现了亏空! 这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朝堂上那些老狐狸更清楚。这么大的手笔,绝对不会是一个府尹能够干出来的! 幕后还牵扯到多少人,这水究竟有多深,这才是他们不敢碰触的原因。 但是眼下灾情迫在眉睫,再拖下去,若是逼得灾民起兵造反,那将会酿成大祸! 所以,这个人不能是二皇子,他无论知情不知情,都没有办法做朝廷的这把利刃。而此事若交给右相一党,恐怕会借机生事,将事情闹得无法收拾的地步,反而不利于赈灾。 而与任何党派都无牵扯的顾行之,是最适合的人选! “山阴县令既然勾结当地乡绅中饱私囊,其他县的水也不一定清。这些乡绅占地多,家中必有存粮,既然户部吃紧,不如让乡绅们多出出力。” 顾盛老谋深算,顾行之也不遑多让,父子两看似在交心,实际上互相防备,滴水不漏。 “各地乡绅占地颇多,若是逼他们交粮,恐怕难以实行。” 这些地方乡绅,多是同官府勾结之辈。尤其是大同一带,趁着大旱,逼迫灾民用贱价卖田卖地,让农民无地可种,卖地的钱也不足以温饱。 反而是他们,利用天灾,赚得盆满体钵,富得流油。 户部吃紧,之前禹杭水患拨银修堤坝,边疆军费也是日益增高,还有几个地方旱灾蝗灾盛行,到处都在叫急,到处都要用银。 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顾盛也不想拿那么多的银子,先帝还在时,国库充盈。但是他继位之后,户部基本上是入不敷出,让他觉得甚为不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