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房玄龄为中书令、杜如晦为中书左侍郎、靳秀浩为中书右侍郎、苏秦和庞钜为左右门下侍中、萧何为尚书左仆射、荀彧为尚书右仆射、包拯为京兆府尹、程昱为大理寺卿、郭嘉为吏部尚书、贾怀英为兵部尚书、陈平为户部尚书、叶林霜为礼部尚书、沈万双为工部尚书、张云涛为刑部尚书、端木双为御史大夫、周铭为国子监祭酒、诸葛信为太常寺卿… 六部之外,新增一部,名叫农业发展部,贾思勰为尚书,专门负责农业发展。 武将方面,也是一系列的调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不管如何调整,都是让凌宁的心腹掌控军政大权,从而保证江山永固。 而随着官员任命之后,接下来就是对疆域的管理。 现在凌宁独占两国疆域,还有一个东瀛,之前大梁的那套地方划分已经不符合现状了,所以就需要重新划分。 凌宁已经和几位重臣商量过了,按照“省、州(府)、县、村”的行政管理制度。 大梁国和大陈国加起来,划分十二个省,每个省内管理数州之地,设立处置使,负责全省政务。州(府)类似于前世的市,由刺史管理。 所以十二位处置使的人选也是郑重之重,选的都是有能力且信得过的官员。 要提的是,东瀛也设为一省,名叫瀛洲省。 而地方行政划分好后,接下来,就是兵力的调动。 首先是东瀛,驻兵二十万,让平瀛侯戚继光暂管,过段时间,还会迁徙百姓过去,对东瀛施行本土化管理。 两代人之后,也就是三四十年,东瀛国将彻底消失在历史中,东瀛也会彻底变成华朝的一部分。 其次,岳飞、霍去病各领八万兵马,继续进入匈奴草原,覆灭匈奴。 原来的大陈京城更名为北都,由张辽驻兵十万。徐晃坐镇于铜州,也驻兵十万。霍子龙坐镇匈州,也统兵十万。 其他兵力,则在韩信的率领下班师回朝。 有三十万大军驻守于大陈国地盘足矣,可保大陈国内安定。韩信和其他兵力回朝后,还有重用,那就是攻打大赵国。 … 这次早朝足足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中途休息了两次,吃了一顿早饭。 凌宁颁布的每一道圣旨,都关乎华朝未来的发展,所以每个官员都牢记于心中,不敢遗漏。 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新皇登基也是如此,谁做不了,那就立即卷铺盖滚蛋。华朝别的不多,就是人多,你不想当官,有的是人想当官。 而早朝结束后,凌宁回到了养心殿。 第(2/3)页